修行次第

2017年11月22日晚.溫哥華

開印阿闍梨於李連銘居士家茶敘,講解了上座說一切有部為主的「道次第」。在進入道次第之前,先為大家鋪陳佛教部派的分類。

佛教在印度發展了大約1600年,面對各個部派的發展,有必要追本溯源和掌握彼此之間共與不共的特色,這對「道次第」的學習與掌握有重要的意義。

佛教在佛滅後200間,從原來恒河流域中下遊兩岸的佛教,經阿育王的大力推廣後幾乎遍及了整個印度大陸。在印度中西部,當時盛行的是分別說部,它兼具有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思想,也或多或少受到說一切有部和大眾部的影響,在佛滅200年間向南下發展,傳至錫蘭,乃至再傳到東南亞如緬甸、泰國等地,漸漸形成現在的「南傳佛教」。

西北是說一切有部的大本營。 這一部派後來越過北部山脈向中亞地區傳播,進而入西域、中國,乃至後來日本、韓國,由於向北發展我們稱它為「北傳佛教」。

南部是「大眾部」的教化區,它與後來的大乘佛教有密切關係。

還有附屬在說一切有部教化區裡的經部師、譬喻師,據今學者考察他們並沒有自己固定的教化區。經部師善於「以經立場」來重新解讀或檢視「阿毗達磨」的論義,而譬喻師則善用譬喻等將佛法作深入而淺出,這些與當時極重論義的說一切有部風格有些不同。

佛滅後第一個雨安居,在王舍城進行了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一次結集。結集的內容,今日學者考察認為是:雜阿含或巴利相應部中的「相應修多羅」,尤其蘊、處、緣起、根、諦、界及道品等的部分。 《瑜伽師地論》「攝事分」就保留著這一古層本母架構和豐富注釋。說一切有部《法蘊足論》和巴利佛教《分別論》,乃至《般若心經》都還可以看到本母的痕跡。

第二次結集,也稱七百結集、毘舍離城結集,大約在佛滅後一百年間。這是四阿含或九分教的逐漸形成的時代。 第一次和第二次結集之後,佛教部派在不同地域開始分化,各自的特色也愈加明顯,後來的第三次結集就已經是某一部派自己系統中的結集,已是不共的結集。

今天幸存的「道次第」傳承中,在源頭上,可歸納為主要的兩大系統,即南傳巴利上座部大寺派和說一切有部所傳的,後者深切地影響了大乘的中觀與瑜伽兩派。

南傳是以覺音的《清淨道論》為代表,這裡有詳述了七種清淨的修道次第,分別是戒清淨、心清淨、見清淨、度疑清淨、道非道清淨、行道智見清淨、智見清淨,這七個次第是來自中部或中阿含的《七車經》。《七車經》的修行道次第,在漢譯《瑜伽師地論》,《成實論》中也見被引述。

說一切有部是印度佛教十八部派之一,也是最龐大的部派。說一切有部與大乘中觀、瑜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後者是站在前者的道次第和義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。在西藏佛教的教學中,務必是先以《俱舍》為基,隨後才學中觀、瑜伽乃至密法,中國佛教也不是素有「俱舍八年、唯識三年」之說嗎?

說一切有部的修行道次第,依次為:順福分、順解脫分、順抉擇分、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。

順福分、順解脫分、順抉擇分的 「順」,有順向、趣向於涅槃的意思。順福分包含施、戒、修三福業事。施,是布施。戒,有止惡作善、改變慣行的意思;止有禁止、不可為義,作有責任、義務行。修,主要是指慈心修習。這是招感欲界善果的福業事,故稱三福業事。

聞,要依善知識,這是四預流支的親近善士,隨後就是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及法隨法行,這四支就是「四預流支」。善知識的引導可以貫穿在整個的道次第。

順解脫分,包括了聞、思的過程。從聞、思開始有別於外道,為涅槃故,非為生人天等事故,是不共教。

聞的內容,在《清淨道論》中相當於「慧地」,多聞不是說聽聞很多才是多聞,主要聽聞「相應修多羅」的心要,如蘊、處、界、根、谛、緣起等。

思,包含了五停心和四念住的修持。五停心觀可以對治散亂和粗重的煩惱,偏重於奢摩他(止)。四念住通過 身、受、心、法的訓練,借由止觀力,將聽聞得來的知識逐一轉化為個人的切身經驗。

修,即是順抉擇分,其分為: 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。

煖,熟化生滅智,煖是能燒諸惱薪,就像太陽將出時的明相,它是燒諸煩惱的前行前相。頂,煖無難緣,即從觀察五蘊無常、苦、無我的愈加成熟,對三寶生起了確信,由此進入頂位;這一階位相當於南傳的「行捨智」(也稱為「頂」)。忍,古來就有說「忍似見道」、「忍近見道」,以它是決定種姓的關鍵所在處,如果種姓一旦決定,且無留難,隨後就會進入正性離生,在聲聞即得初果,在菩薩種性由於大悲心而「住頂不墮」,大乘佛教亦有「忍而不證」的說法。從頂位到忍位,要歷時多久?各部派之間有不同,對聲聞種姓者而言若無難緣就在一剎那,而菩薩道大約是在三或四大阿僧祇劫餘中。

從了別真實法的自相,而通達它的無常、苦、無我等共相,最後才是從滅入道而得涅槃,「先知法住,後知涅槃」就在於此。

見道即初果,修道位是二果到三果,無學道為四果。

客觀來說,南、北、藏傳佛教都有菩薩道的傳承;在道次第上,聲聞道與菩薩道也有許多共法(三乘共法)。不共法是:菩薩道要發成佛的願(菩提心),具大悲心,通達空性(至少住頂或修至行捨智)及利生的善巧方便慧。菩提心是指發成佛的心;大悲心為拔眾生苦之心,與空性智為悲智雙運。為眾生故,菩薩願意去學習善巧方便。

這裡的「方便」是指方法。方法有內明(對止觀、修道次第的理解和體悟), 醫方明是醫學,聲明包含語言、聲律等,因明是邏輯,工巧明包括工藝、技術等。

菩薩的善巧方便慧,不應只視為是接引眾生的世俗手段,更重要是,它還必須對禪定、神通及觀智等有一定程度上廣泛又深徹的剴切體證,廣學一切,深入體證,才能在更多層面上利益到不同階段的眾生,否則只是一般的世俗巧智,豈能「令入佛智」呢?這要明察。

最後,阿闍梨現場寫了 《俱舍論》中偈頌:「煖必至涅槃,頂終不斷善,忍不墮惡趣,第一入離生。」以此互勉。

筆錄:夢陽 / 圖片:靜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