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親近善士?

有偈說:「異熟如此,速行可改變」,也即是說果報是這樣,但速行是可以改變的。對我們大多數的凡夫來說,速行即造業心。
(閱讀時長:3分鐘)

比如說,有人的果報是二因生,就是缺少慧根,但是他速行是可以改變的。透過佛陀教導的方法,二因生者可常常去親近善知識,以生起三因的速行。你知道嗎,有一些大善知識會給你震撼,讓你生起無比的信心,生起了恭敬心。

當然,按《律藏》中的要求,「親近善知識」不是說「靠近」叫「親近」。親近這個字在注釋裡是包括恭敬、服務、侍候。服務、侍候是一般現在人在親近善知識時,比較難有的。不過《律藏》中的「親近」的確是包括這個的。我們作依止,nissaya,依止一個老師學習。不過,不是說:哎,老師,你懂些那什麼?來,你教我!嗯,我幾時來上課?八點上課,ok,八點到。講到幾點?9:30,哦,9:30走。這種親近方式,我在《律藏》未曾見。

佛陀時代的親近不是這樣的親近,這種叫佛學班。我的一位哲學老師ーー朱建民教授,他是新儒學派八大家之一的牟宗三老師的入室弟子。記得他曾與老師共住過三年。牟宗三老師不是每個人都收的,尤其共住。你想要與老師共住,老師還不一定要,為什麼?很多人在排隊啊,輪不到你。可是牟宗三老師挑了這位學生。他與牟老師共住時,就是做盡學生的義務和侍候老師。老師需要什麼,就幫他準備,包括老師的生活起居,也懂得照顧。

在《律藏》裡面提到:親近善知識,在他還沒起床之前,你要比他起得早。我們現在的人好像難找啊?!老師上課,他還遲到了,對不對?還比老師起床起得早!在《律藏》記載也是說:冬天冷了,先煮熱水,準備一盆洗臉盆,準備浴巾;然後過後,那就準備去做早課,準備早餐,或者準備這個飲食;還要洗袈裟;陪老師去托鉢,回來要幫老師分擔辛勞,要恭敬、謙虛、有禮,不論是行、是住或是坐的前後及高低方位都要清楚,不能隨便。

有一些人覺得,佛門中缺少這種禮數,要從儒家中學習,從《弟子規》中學習。他是真的看到佛教的問題!可能他覺得佛教太學術化,只是上課,完全把佛門這套禮數丟掉了,認為應該從儒家中攝取。對這樣的主張啊,我認為他講對一半,講錯一半。講對一半:他看到問題是對的;講錯一半:《律藏》中的依止法裡就很詳盡,不需「捨此求彼」。

而這種「佛門家教」的禮數,在北傳重視戒律和道風良好的道場裡也可以學得到。一般佛學院就不一定:有的老師會教,有的沒教。這是我的經驗。不知道沒接觸過的其他佛學院如何。

親近善知識為什麼可以開發我們的慧根?為什麼說異熟如此,速行可改變呢?果報是這樣,但是因為你親近了善知識,他是個三因生,你是二因生,你去親近三因生是不一樣的,多了一個因就不同了。你也是三因,老師也是三因,你說:誒,這樣不必親近了,你跟我一樣都是三因,你、我不是一樣嗎?

那不一樣。佛陀也是三因生,我們也是三因生,但差好多哦!只是你有這個慧根,那慧根的成熟度差很遠了,在《大毗婆沙論》裡面有一個用詞叫:「種、熟、脫」。從種子,到成熟,到圓滿解脫,中間的過程得花一些時間。

在經典中,常常看見佛陀幫助眾生改變,比如到聚落裡面去托鉢,乃至跟眾生說法。如果是這個人到寺廟里來出家,從沙彌到比丘,佛陀要求他一定要做nissaya(依止法)。因為一旦依止有兩個好處,最明顯的兩大好處。

第一個好處就是你有一個學習的楷模在你的前面,這個人不是書本,不是一個神話故事,不是一個過去的英雄人物,他是個活著的、現在面前的老師。

第二,這個老師不單只教你經、律、論,戒、定、慧,道果等,還教你如何處事待人。他還會糾正你的習氣,會講你、改正你的壞習慣。

所以我說,現在人親近善知識是少了這樣的一個好處。雖然沒有依止好像更自由,但是就像一個孤兒,有孤兒會覺得沒有父母而感到高興的嗎?實際上,對於一個學習成長的人,他的nissaya不好,就如同一棵樹的樹根不好,難以茁壯。以後當他要發展,想為眾生服務,要多做事,就知道根扎得不深。不要太快露面,根一定要扎,等到你有機會露面了,你還繼續要扎根啊!

帕奧禪師上一次來到寂靜禪林,他問我:你都在忙著蓋寺廟嗎?我說:前幾年真的很忙。他說:那之後呢?我說:之後我開始閱讀注釋書aṭṭhakathā的東西。帕奧禪師說:「非常、非常好!」

我有一套巴利經注釋書。有一次帕奧禪師看見後,跟我說:「你這樣排的順序不太正確,來,我幫你調整。」且說:「我寫的書幾乎都從經論及注釋中來,我的就像幼稚園,《清淨道論》及注釋書等是大學。」他還告訴我:「注釋裡面有很多寶貴的資料,要好好學習。」因為他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學習過來。另外一點,他很重視實修,就是實修經驗要很豐富。

另外,有人問我:「你親近過印順導師嗎?」我說:「說不上『親近』。」我比較像私淑。雖然印順導師之後也不時來福嚴,我跟導師只隔兩間房。這樣的近距離,等於就是「親近」嗎?對於導師書本上看不懂,思考又不得其解的,才去請教導師。雖然住在隔壁,也不會成天去麻煩老人家的。我從導師80多歲見他到90多歲,發現導師除了治學嚴謹,為人也很客氣、謙虛,不想麻煩人。

我們跟一個善知識學習,不只學到學問,還學到怎麼處事待人。當你遇到境界的時候,這個老師怎麼樣處理一件事情,他的厚道,他的謙虛,這些都是要學的。

筆錄:劉智勇(摘錄自開印阿闍梨《攝阿毗達磨義》新講第47講)